【原创】民营企业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前一个周日,一个企业老总朋友请喝茶,品茗聊天的时候,朋友忽然长吁短叹起来,问何故?答曰:近两年来其企业核心团队人员树未倒猢狲却已散,即便是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金融危机,其曾视为心腹跟随了七年的财务部经理也与总帐会计一起联袂离职了,“七年之痒”一语成谶。于是乎,其本人既当爹、又当娘,一个桩护三个篱笆般地身兼数职:总经理、营销部经理、人资部经理、财务部经理、技术部经理、生产部经理。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不亦苦乎!问其为何这么多人都走了?答曰:这些人都有问题!能力不足,且心态不能有效的端正!
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听完了朋友的叙述,哀其不幸的同时,自己还是禁不住地说了其一句:这能怪谁?只能怪你自己!
朋友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工作追求完美,态度严谨有余,和蔼不足,对于下属往往是指责较多,激励较少。25岁时舍弃一个国有研究所的技术员出身,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白手起家,用自己设计的一款智能化产品及软件打开市场,奋斗十年,用其自己的话说,是吃尽了说不尽的苦中苦,方创下现在的数千万元的身家,这么多年一直是兼任营销部、技术部等众部门经理,除了技术研发放手给了一个四年前引进来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任其技术部副经理)之外,企业从来未设过副总岗位,对下属少有授权,公司大小事务,无不直接插手,一帮部门经理生理机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退化,唯唯诺诺变成了不少人的工作常态。涉及工作事项大家变得只会问问答题:总经理,这件事应该怎么办?曾问其故?答曰:这些人能力现在还不够!
经过了数年间的顺利发展,当其自认为应该业绩蒸蒸日上、企业宏图大展之际,跟随多年打拼的核心团队人员却一个个离他远去!
茶毕回家的路上,回想此事,不禁再次唏嘘一番。现回想起来就事分析一番,并以博文以记之,给自己与朋友一些成长的记录!分析的是否恰如其分,如有好事者无聊多想并演绎,愿我佛慈悲而给予其以正思维、正念、正见。
《论语·卫灵公》中有:“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朱熹《论语集注》注之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一个人之所以能被称之为领导,是因为该词有三层内涵:
一是领导,就是领袖和导师!
什么叫领袖?就是作为领导的你要有激励能力,要有指引能力,要善于去描绘远景,要善于去指引方向。《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里面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领导力,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一个好的领导人率领一个团队,即使你不知道走到哪算最后一站,但都会有人跟着你走。就像当年的长征一样,爬雪山、过草地,战士吃草根、树皮、皮带,谁知道走到哪才算是个头呢?但是无论如何,都有一批人跟着走;即使走错了、没走好,也没关系,调整!四渡赤水,不行再回来,回来再过去。
当一个领导为一个信念、一个理念、一个使命坚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人、很多事情就开始能为你坚持。君不见那《西游记》中,虽然人少只有四个人一匹马,但那也是一个团队,那个唐僧看似只会念咒错怪好人的柔性平庸之辈,但实际上他是一个绝对有使命、有责任感的人,心有彻底的刚性!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他永远都会说一句话:同志们,让我们坚决地向西!我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最后的事实也是如此,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师徒四人以及白龙马,均得道成佛,成为佛祖如来眼中的人才。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一个被团队认可的领导人,带领团队往哪走都一样,但是前提得有人能一直跟着你走!所以说领导是领袖!
第二个,领导是导师!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人世间最上品的布施不是发点奖金、给个红包,最上品的布施是法布施!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本意应该是指所谓的领导力,作为你的下属,很多人跟随着你多年,你个人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但跟随者却没有太多成长,身价也不能有效提升,你作为他的领导者,就必须要思考自己的领导能力问题。
第三,一个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能培养成领导者。笔者曾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资产几十亿的民营企业老总在一次聚会上交流自己这辈子的收获时,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个瓶子来,他说他仔细想想,这辈子他就赚了那一个瓶子,倒出来大家一看是一瓶子的药!因为长期的劳累与无规律的生活、饮食与觥筹交错,导致了他糖尿病、胃溃疡是非常的严重,不到55岁的年龄,自己的身体已经变得非常的坏!现在是吃不能吃,喝不能喝;但是他说他最闹心的一件事,就是他担心有一天他走了,那个企业就垮了!所以说: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种:第一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就是无原则地刻意迎合父母亲的各种愿望,结果陷父母于不义;第二是家贫亲老,不为仕禄;家族贫寒,父母又老了,还不出去做官挣钱以养父母;第三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或娶妻无子,断绝了对祖先的祭祀。
不孝顺有上述三种,但无后是第一位的不孝。对于一个想做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说,同样适用!朋友长期以来,总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责人以苛,本意虽好是想帮助别人,但缺乏必要的激励,不能有效给予团队的人以成长的空间、犯错的机会,下属内心长期感受不到领导的认同与情感温暖,深感前途渺茫,抱恨离职实为无奈之举。
朋友发家之后,新娶了一位不到25岁的时尚美女娇妻,买了一幢400多平米的独栋别墅,又购置了两辆汽车,一辆红色七系宝马给太太,一辆黑色奥迪A8给自己,殷实的财力与靓车,让其在每次朋友聚会时,私底下获得很多的赞叹与羡慕!其本人在赞叹中自信满满,总觉得自己智商、情商、胆商不下于苏宁张近东、国美黄光裕,踌躇满志之豪情,溢于言表!
随着他的个人财富日益倍增,对于跟随多年的员工,他一直是以所谓的市面上的打工者均价眼光看待,那位曾跟随了其9年的老生产部经理,年收入仅8万元而已(含福利);即使是后来引进的薪资最高的技术部副经理,薪资也不过12万元(含福利)。即使是两者之间如此幅度的薪资差额,却也造成了公司内部不少跟随多年老员工内心的不平衡与不服气!有人向其反馈时,其听后不但没有思考如何调整,反倒责怪老员工没有思想高度,不能有效支持其英明的人才战略!
呜呼哀哉!君不见《周易·系辞下》中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这段话说得很明白,其实就是如何有效经营你的团队核心问题,以经解经,《大学》之“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即为此句之最好注解。大道至简,如此而已。
《易》又曰“利者,义之和也”,义之和是利,这句话将义利的本质问题说的非常清楚,义字本身就包含了正当适宜的利益因素在里面。当一个领导人自己过着条件优越的富豪生活,而一班多年追随者过着仅仅温饱有余的生活时,你要求他能继续视企如家,仍能与你一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是否也是一种个人理想方面的意淫与奢求i呢?
或许朋友心中另有苦衷,所诉不全,笔者也是全凭感觉分析,内心虽无恶意,但或许会因此点评不当而产生引导偏差,但相信亲爱的朋友您一定会心有正念,定生正见。
南无阿弥陀佛!
2025-08-24
2025-08-18
2025-08-16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