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缺不缺钱?
已经很久没看央视二套的《对话》了,昨天晚上正好赶上,看了二十分钟。其中有一段是重庆力帆的董事长尹明善和格力空调的掌门人董明珠的唇枪舌战。双方争论的问题是:企业应不应该借钱发展。
尹总说(大意):有一个项目能给你8%的回报,哪怕银行收6%的利息,你还能剩2%,为什么不借用别人的力量去发展?…你有足够的钱就说明你的梦想不够大!
董总说(也是大意):可是如果我自己能付得起,我能8%全部赚到自己兜里,为什么要给银行6%?
这样的对话在电视上看起来过瘾,但仔细一想,其实谁也没打着谁--两位老总说的基本上不是同一件事。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见到的一位在自己行业里风头正劲的老板上来就对我说:“我知道你们想让我融资、上市,好几家大投行都来找过我了,可你得先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上市?我不缺钱啊!上市以后还得向投资人汇报这个汇报那个的,想着就烦!”
我非常理解这位老板对资本市场的排斥。看了太多资本市场中发生的奇闻轶事以及一些所谓顶级投行的所作所为之后,说老实话,有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会对我们这个行业产生瞬间的怀疑。不过,我还是想和她说一句话:说不想上市,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说不缺钱,按照尹总的话,那就要看您梦想有多大了。
有几点希望引起那些自我感觉不缺钱的企业的注意:
1. 不缺钱是相对的,缺钱是绝对的。一家企业维持正常的运营和一般性的增长可能不缺钱,但是如果对市场和未来抱有更大的图谋,它所需要的资金一定比它银行账户上的多。整天哗哗进银子的企业同样需要钱,国外连开赌场的公司都上市(澳大利亚甚至还有一家开妓院的公司几年前也上了市),就是这个道理。
2. 缺不缺钱不是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有多大的梦想。更重要的是,看你希望实现梦想的速度。
3. 总的来说,企业通常都缺钱,而且往往钱越多的企业越缺钱,因为钱多的企业通常会萌生更大的野心和梦想。李嘉诚先生算够有钱的了吧,你看看他老人家旗下的企业最近10年从资本市场上拿了多少钱。
4. 有的时候从资本市场和投资人那里拿钱不是为了钱。盛大直到上市的时候软银投的四千万美元还趴在帐上。和有没有外面的钱相关的事还包括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对外形象、激励机制等等。
5. 自己觉得不缺钱的企业通常都会抱怨缺人,而之所以缺人往往还是因为缺乏上面第4条中提到的那些东西。
6. 虽然自己的钱和投资人的钱都是钱,但是在花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企业创始人需要多一些职业经理人的心态,而职业经理人则需要多一些股东的心态。适度地在自己的钱里面揉一点别人的钱,会更有利于在面对市场机会的时候及时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这就好比两种面粉混在一起蒸出来的小馒头往往吃着比纯白面馒头更有劲。
粗粗估算,我见到的这位老总的企业应该有几个亿人民币的收入。听起来这个数目不小,但是全世界这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年销售收入是57亿美元。这是上百倍的差距。
可见,这位老板需不需要钱,看的不是钱包而是目标。
红潮绿浪两茫茫,不贪不惧一纲常,财运随缘延岁月,知足常乐度年日。
休将鸡蛋一蓝装,莫把股市当赌场,谨慎投资无懊恼,绩优蓝筹尝甜头。
赔本只因心太贪,后悔多为耳朵软,财富不必争第一,彼此无需论短长。
一夜暴富难得有,有力还应善事扬,世界由来多缺陷,财神也有不公时。
吃点小亏本无碍,缩水三分也无妨,春日才看扬柳绿,秋风又见漫山红。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马奴。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贪婪不义坠地狱,公平正直登天堂。
鹿因香浓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舒胃散,两盅和气二陈汤。
踏空套牢朝朝闹,追涨杀跌日日忙,纵然腰緾万千贯,一样欢喜和悲伤。
不要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一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2025-08-24
2025-08-18
2025-08-16
2020-11-28